中新网江西彭泽11月30日电 (王剑 汪昱君)搭建村企合作平台,大米加工项目年产大米3000余吨;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,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打造和美乡村;成立乡贤理事会,探索乡村治理“小屋协商”机制。从“东南飞”到“凤归巢”,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长山村依靠乡贤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。
长山村加强与在外乡贤沟通联系,探索建立乡贤人才库,分类整理出乡贤人才50余人。充分发挥乡贤资源优势,通过争取上级资金、乡贤捐献资金、村庄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,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打造和美乡村。
从“东南飞”到“凤归巢”,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长山村依靠乡贤资源,新修村级公路20.8公里、安装路灯300盏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彭泽县委统战部供图
当地积极引导在外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工程,新修村级公路20.8公里、安装路灯300盏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乡贤王华君捐资100多万元用于本村教育事业;乡贤金雪亮自2021年起提供每月600元伙食补助给村小学;长山村联合乡贤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,每年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。
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长山村乡贤捐建的党群服务中心。彭泽县委统战部供图
据介绍,当地坚持把乡贤力量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补充,充分盘活乡贤资源,邀请本地德高望重老党员、退休干部教师、致富带头人等成立乡贤理事会,探索“小屋协商”机制,确保“小事不出屋、大事不出村”。今年以来,长山村先后帮助村民调解邻里纠纷80多起,带动6个民生项目落地。
长山村探索构建“乡贤+产业+农户”的共享模式,建设拥有收购、烘干、加工、成品完整产业链的大米加工项目,年产大米3000余吨。通过“村企联合、村村联建”,将长山村“红利”辐射周边,有效带动周边柘林、红桥、三联村集体经济增收。(完)
11月30日,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(大石坝—石桥铺段)和10号线(后堡—兰花路段)开通初期运营,至此,重庆市两条南北向轨道骨干线路实现全线贯通。
据悉,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贯通运营后能够有效串联九龙坡区、渝中区、江北区,新增一条中心城区南北贯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,充分发挥出轨道交通过江通道的作用,减少沿线居民过江的通勤时间;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贯通运营后,形成连接南岸区、渝中区、江北区、渝北区的轨道交通南北向快速通道,进一步缓解南岸、江北与渝中半岛之间的跨江交通压力。
11月30日,市民在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红岩村站乘车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行驶在红岩村大桥上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市民乘坐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出行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运行中的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市民在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兰花路站出行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市民在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车厢内拍照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两位老人在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车厢内查看线路信息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市民在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兰花路站候车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
11月30日,市民在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兰花路站出行。中新网记者 何蓬磊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