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项目(资料图)。山西电建供图
中新网太原11月30日电(高雨晴 宋瑶 韩一乐)记者30日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(下称“山西电建”)获悉,由该公司承建的山西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项目日前通过168小时试运行。该项目的投产,填补了国内600兆瓦亚临界机组乏汽余热深度梯级利用领域的空白。
上述项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,属于煤电“三改联动”科技项目,是全国首个600兆瓦空冷机组增汽机乏汽改造项目。
为解决供热初末期、次寒期热网循环水量少,乏汽供热煤耗偏高,能耗损失严重等问题,山西电建创新推行乏汽改造,采用增汽机提高部分乏汽压力后继续加热热网循环水,利用一部分原本上空冷岛的高背压乏汽,提高系统乏汽利用率。
据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上述项目有效利用当地热能资源通过煤电节能,降碳改造、灵活性改造、供热改造“三改联动”,改造后可实现一期热网扩容供热面积850万平方米,回收机组乏汽用量800吨每小时,年增加供热量300万吉焦,年节约社会标煤量10万吨,提高电煤利用效率,减少电煤消耗,促进清洁能源消纳,助力实现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。(完)
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(记者 龙敏)30日,随着长196米、宽35米、重4.4万吨的福建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上跨福(州)厦(门)高铁公路桥转体梁,顺时针转体85度跨越福厦高铁。转体成功后,转体梁合龙段不再位于铁路上方,最大限度减少了合龙施工对铁路线路运营的干扰,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。
30日,随着长196米、宽35米、重4.4万吨的福建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上跨福(州)厦(门)高铁公路桥转体梁,顺时针转体85度跨越福厦高铁,转体成功后,转体梁合龙段不再位于铁路上方,最大限度减少了合龙施工对铁路线路运营的干扰,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。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供图
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转体施工,是世界罕见的同类型超大型混凝土T构结构转体施工,上跨福厦高铁,面临转动重量大、线性控制难度大、安全风险高和转动精度控制难度大等多项难题。
为确保转体施工顺利进行,参建单位利用BIM技术(建筑信息模型)对桩基、球铰、转体等施工过程进行电脑模拟,保证施工工序精准完工,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梁体配重,保证转体施工的精准性和安全性。
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。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在建高铁工程的影响,建设与施工单位采取“先建桥后转体”的施工方式,破解了在建高铁与上跨公路桥同步建设的难题,为中国高铁建设开辟了新路径。
中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转体施工过程中,采用了智能化实时可视监控系统,监控转体梁关键截面应力、桥端位移、转体速度、空间位置、风速风力、牵引力等相关参数,实时掌握转体梁工作状态,将转体误差控制在10毫米之内。
福厦高铁是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,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2对。自开通运营至11月29日,福厦高铁共计发送旅客61万余人次。
海峡(福建)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喻文球称,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,与福建省路网干线相互连通,将助力福建建设东南沿海综合交通枢纽、打造智能交通体系,有效提升民众出行质量,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(完)